
近日,2024国际基因⼯程机器大赛(iGEM)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陈欣怡、柯咏灵等12位领科学子组成的战队呈现了“SBD在耐药结核病中的运用(Application of SBD in Drug Resistant TB Diagnosis)”课题,斩获全球金奖。
iGEM竞赛

国际基因⼯程机器大赛 (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 简称 iGEM,iGEM 竞赛是一年一度的全球性合成生物学赛事,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3年创办,面向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iGEM 竞赛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解决世界面临的日常问题来突破合成生物学的界限。多学科团队使用可互换的生物部件和标准分子生物学技术共同设计、构建、测试和测量他们自己设计的系统。
获奖名单

AS 柯咏灵Amanda
AS 陈欣怡Ellen
AS 李⼀镭Flor
AS 朱奕萱Kitty
AS 项鑫⾠Leo
AS 梁睿凝Serena
G2 颜煜栋Jacky
G2 杨蕊菡Suri
IB1 李佳壕Davidson
Sabis-10 王泽宇Mark
Sabis-11 杜尚容Sharon
指导老师
Prof. Dawei Li
获奖项目介绍

SBD在耐药结核病中的运用
Application of SBD in Drug Resistant TB Diagnosis
⽬前,耐药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个重⼤的健康问题。迫切需要有效识别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因为通过有效的诊断,这种疾病是⾼度可治疗的。普遍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耐药性测试中使⽤的主要⽅法,它依赖于⾼成本的设备,缺乏样本护理点测试(POCT)。随着邓院⼠⼩组的研究⼯作,我们的团队利⽤硫结合域(SBD)技术开发了⼀种新的 POCT⼯具。该蛋⽩质类别将硫嵌⼊其疏⽔腔中,并通过氢键和SBD 和DNA之间的静电相互作⽤来识别硫代酸磷酸 DNA(PT-DNA)。我们的项⽬渴望测试SBD的结合能⼒,以选择靶向蛋⽩质。将来,这些蛋⽩质将作为耐药结核病检测试剂盒的主要成分,并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好、及时的诊断,从⽽⼤幅降低死亡率。
成员分享

Q:参加iGEM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获得了哪些收获?
颜煜栋Jacky
iGEM强调团队中的跨学科合作,使我从不同视角思考同一社会议题,拓宽了视野同时。它对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也让我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加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杨蕊菡Suri
在项目的进行中,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完成,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即使手足无措,我们也都一起坚持下来并且完成了这个课题,非常有成就感。我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和队友一起合作,收获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Q: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李佳壕Davidson
如果要说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实验部分。在如此复杂的过程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出错。我们的 EMSA 实验失败了无数次。我们把失败看作一种经历,关注错误如何发生、为何发生,才能解决问题。
梁睿凝Serena
在Education的活动里我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用来科普肺结核以及生物学知识,但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并非每种宣传方式都恰当有效。为此我们通过问卷了解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听众开展了相应的活动,无论是对社区里的老人、幼童还是初高中的同学们都能进行有深度的知识分享。通过讲座后的问卷和面对面调研了解进步空间,为下一次活动积攒灵感和经验。

Q:对于升学中的“竞赛/项目焦虑”,你的看法是什么?
陈欣怡Ellen
我认为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申请方向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对竞赛的需求也不一样。相比于申英的同学,对于申美的同学来说,活动可能需要的多一些。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尽早决定以后的学习方向,在不影响校内学习的前提下通过活动磨砺相应的素养。
李一镭Flor
参加竞赛和做项目对于升学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们带来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竞赛和项目通常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参加iGEM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书本上体验不到的实验操作,成功完成了在外国评委面前的纯英文答辩,还作为队长之一沟通团队……这些经历让我看到了校内学习之外的广阔世界。

恭喜获奖的同学们!
在未来的竞赛中,
祝愿每位学子都能
实践“家国天下”的胸怀、
“无问西东”的思维、
与友爱互助的素养,
向世界展现领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