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曦:我的世界,天大地大

NEC全球站团队总分Top 1、个人经济学测评Top1、NEC全国站团队总分Top2、John Locke论文竞赛入围并获得Commendation、IEO中国国家队候选营团队总分Top10……这份履历不仅体现着胡晨曦的学科实力,更代表着他以经济探索世界的决心与热情。

但胡晨曦的世界不止于经济:是分享生活与学习经验的自媒体博主,是舞台与街头大放异彩的吉他手,是跑步爱好者,是领科2025媒体毕业电影的导演。度过这样一种高中生活是什么体验?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分享。


Q:在经济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你是如何为参赛作准备的?

Rex:其实第一年参加NEC,我们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但第二年凭借更系统的准备取得了优秀成绩。参加国际经济奥林匹克(IEO)算是我参赛的转折点:我和队友在国家队候选营中取得了总排名第十、单项第五,得到了许多正反馈,增长了信心。

可以说,我的竞赛成绩是基于过程中的不断积累。我在领科经济社担任学术讲解,还获得了一个NEC的线上岗位;在为学弟学妹答疑、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我巩固了自己的理解,更深地体会到“教是最好的学”。参加John Locke论文竞赛时,我花了两三个月深入研究题目,通过文献综述和引用追踪,我构建了自己的论点,甚至提前接触了大学阶段的理论,这对我的学术思维是极大的提升。

备赛过程中,除了课外的自学,校内老师也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老师会提前讲解竞赛相关的知识点,并在社团活动中帮助我们解析题目。

Q:在你眼中,参加竞赛的意义是什么?

Rex:参加经济竞赛的意义与经济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参赛过程中能接触到许多流派与分支,感受理科的严谨与社科的广度;它的许多活动都基于团队合作,让我交到新朋友、对学科产生归属感,而不仅仅是接受冰冷的理论。

如果你想要申请英本的话,竞赛成绩的占比可能不到10%(你甚至无法找到获奖信息填报的地方),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竞赛为我提供了明确的学习路径,让我在备赛中接触到更深层的经济学知识,并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竞赛中提前学习的知识减少了课内压力,让不同年级的知识衔接更顺畅。论文竞赛不仅是文书的绝佳素材,更锻炼了我的研究能力——论文竞赛的论证思路和文书的写作逻辑其实高度相似,还会帮助我开始细分特定领域的学科探索。对学科的热爱、扎实的能力,以及一群共同成长的朋友,这就是经济竞赛的意义。

Q:在经济之外,你还是领科2025Media毕业作品的导演以及自媒体博主,这些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Rex:作为毕业作品的导演,从统筹到执行,我身兼数职,真正学会了如何推动整个团队前进——在团队合作方面的成长甚至超过了参加竞赛的收获。媒体班的同学们都充满热情,大家自发凑设备、互帮互助,在这样的团队中创作让人充满动力。我们的媒体老师不仅课堂体验很棒,还有出色的影片审美,让我对影视制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很早我就喜欢摄影,媒体课给了我重拾爱好的机会,不负选课时“想学真正对我有帮助的学科”的心情。

开设自媒体账号则是另一个梦想的实现。从小看B站,我看着一个个关注的UP主们粉丝量快速增长,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尝试视频创作的想法也一直伴随着我。在NEC获得中国区第二后,我分享了参赛故事,意外获得很多关注,这给了我持续更新的动力。后来在NEC亚洲站拿到全球第一时,我制作了三期Vlog记录备赛历程,也得到了许多互动。它既是对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生动的”生活存档”。每当我回看这些视频,不仅能重温当时的点滴,还能感受到分享带来的独特满足感。

Q:兴趣广泛的你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学习与活动的?

Rex:对我来说,平衡学习和兴趣并不需要刻意为之,而是自然形成的习惯。A Level的课内学习压力相对不是很大,但我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低质量的消遣上——比如漫无目的地刷短视频。相反,音乐、运动和摄影能为我带来真实的成就感:摄影之外,我喜欢跑步、健身和弹吉他。我经常参加Live与街头表演;我的观众总能给我即时的正反馈,让共鸣感成为最好的动力。

我的体验是,保持好精神、不熬夜,上课认真听,作业按时做,不需要太多其它时间就可以完成A Level的课业。我在AS年级甚至都没有补过课。不过,这样的节奏也有代价:为了维持吉他、跑步这些一旦松懈就会明显退步的爱好不退化,我确实在申请准备上投入的时间相对有限。但我不后悔这样的选择,因为正是这些多元的活动让我在学业之外保持了鲜活的生活状态。

Q:即将出国入学,你的心情如何?你如何利用暑假为大学阶段做准备?

Rex:我暂时没有提前学大学阶段的课程和新的知识点,而是把时间放在旅游、社交和培养新爱好上,比如自行车骑行、游泳……我和同学最近去川西旅游,我拍了一些素材,准备做新的视频。在和学长学姐的交流中,我了解到UCL的学习压力不会很大,重心更多在自我探索与实习中。因此,我也有在准备简历,参加Spring Week的实习和社团申请。

相比对未知的焦虑,我的心中更多是对未来的兴奋。我已经计划去英国买一把新吉他,去那里的街头表演;我也很期待通过徒步,领略大千世界更多的精彩。如果对大学阶段感到焦虑的话,我建议可以和学长学姐聊聊,他们的回复会让你安心下来;也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想想自己要做的事。找好自己的方向,为工作和学习做准备当然重要,但我相信:只是放松自我,不做那些攻略上的事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Q:回顾高中生活,领科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有什么话想对领科的老师同学说?

Rex:作为小学后转轨、有过三所国际学校就读体验的学生,领科给我的感受是独特的:校领导不仅有高远的教育目标,更从实际行动中增加我们对学校理念的归属感。他们很愿意听学生的声音,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反馈渠道。每次年级茶话会都会准备丰盛的零食奶茶,让我们畅所欲言对学校的想法。每次新学期开始,都能发现校园设施的更新。领科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课与校园活动。最初,我只是根据成绩选自己擅长的科目,但在活动中,我开始发现自己的强项。

在领科最后一年里,我开始尝试成为我心目中闪耀的角色:领导者、导演、跑者、街头艺人、创作者、一个帮助他人成长的人和一个让父母欣慰的孩子。这些角色给我不一样的视角,让我认识到团队中不同性格的碰撞与融合,让我遇到五湖四海因为同样爱好聚集到一起的人们,让我作为参与者见证他人成长的重要时刻,让我知道原来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帮助到多少曾经和我一样的学生。经历这样身份的转变后,我认为这样的尝试是决定性的。

临别之际,祝领科所有老师们在教书育人中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祝学弟学妹们或许毕业时能收获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