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数学之美热忱的演绎者,是升学路上独立理性的申请者,是文学课堂上努力谦逊的诗歌爱好者……2025的第一个月,刘靖宇又获得了一个新身份:他即将成为一名Mathmo,剑桥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
“他总乐于分享与老师不同的解题思路,并能用简洁、逻辑清晰且严谨的方式阐述问题。”转轨领科的四年时间,刘靖宇是怎样成为老师同学们眼中兼具天赋、热爱、毅力的新星?让我们从他的经历寻找解答。
Q:为什么选择在本科阶段学习数学?你进行了哪些专业探索?

Tommy:起初,我更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初中时,我就开始参加物理竞赛,数学的学习还停留在课程内。进入高中后,接触到了更多内容,我发现大学物理和数学的联系更紧密,也意识到:之所以我的物理能学得好,是因为我的数学理解出色。因为数学和许多学科的关系,学习数学意味着未来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向更广,比如自然科学、计算机、金融……
我不建议提前学大学的内容,因此我的专业探索也主要是从高中阶段的知识出发。我做了一个递归数列相关的IPQ,起因是在交流群里有同学分享了一道不难但很有意思的题目。巧合的是,BMO第2轮有一题和我的IPQ很像,让我在这个知名度和含金量相对比较高的竞赛中多做出了一道题。
Q:为什么你不推荐提前学大学内容?

Tommy:首先,牛津剑桥的入学笔试不会考超出A Level范畴的内容,面试更考察思维能力而非知识量。如果基础知识还没掌握好,学习大学内容对备考没有助力。
第二,学习了大学内容会让你的思维无法稳定在高中阶段。笔试的大题一般会分为从易到难的三个小问,第一二题会启发第三题的回答,考察你的融会贯通能力。学了大学内容可能会让你想找捷径,反而影响答题的过程和思路。
最后,大学的内容在大学一定会学一遍,没有必要占用高中时间提前学。
实际上我也会看一部分大学阶段的内容,但出发点是为了补充课内学得不充分的知识。我希望大家,尤其是能进牛剑面试的同学,相信自己的能力没问题,不会因为没有提前学大学内容有任何劣势。
Q:申请剑桥数学专业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核心竞争力?

Tommy:申请中,我觉得我在信息搜索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些学校的大专业下会设置不同的分支,哪一个分支学习的内容适合自己,每个分支在申请中考察哪些能力,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搜集信息、仔细研究的。专业院校的选择之外,每个学校专业的申请要求也是需要主动关注的。
学校升导之外,小红书、The Student Room这些国内外社媒能提供很多信息。申请相同方向的领科同学们也会互通信息,帮彼此模拟面试。这些都在我不依靠咨询机构、独立完成大部分申请准备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的自驱力和专注度也让我能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事。作为多国联申的学生,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申请都需要很多精力;我还在AS阶段同时备战雅思考试和STEP(剑桥入学考试)。我相信,时间是很多的,只要你愿意专心做一件事。
Q:从体制内初中到领科,你的转轨体验是什么样的?

Tommy:九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在领科学习的朋友申请到了牛津化学,让转轨进入了我和我家人的视野。出于在出国前更好地培养英语水平的考虑,我选择了四年制。从体制内到领科,我感受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课程范围与教学风格两个方面。
在课程范围上,领科在IG和A Level两个阶段都提供了丰富的选课,而非“又窄又难”。领科是上海为数不多开设了文学课的学校,我在AS年级选了这门课。它给了我体验真正的文学学习的机会,也让我能够在去国外前先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世界文化、感受全球视野。当时,我还创办了英语诗歌社,介绍关于诗歌的知识,分享喜欢的诗。

在教学风格上,老师起到一个督促、观察的辅助作用,我有丰富的空间自学,而非被作业限制自由。领科的手机管理也会逐步放松;但就在上课有事情做的情况下,手机并没有那么有诱惑力。
Q:作为高中后转轨的学生,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的?

Tommy:G1年级,我刚进入英语的学习环境,感觉很不习惯,花了很多时间在打英语基础和体验新环境上。没事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读原版书,我借的一本书是《拳王阿里》。读的过程就是随便看,不用特意查或者背不熟的单词,因为读到得多了就能自然而然地认识。G2年级,我选了EFL课,它难度不低,但对阅读写作的能力提升很快。到AS年级,我的英语水平已经足够学习难度最高的文学课。
想提醒大家的是,雅思、托福等英语标化考试与英语水平并不完全相关,仍然需要集中准备、提升做题技巧。
Q: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建议吧!

Tommy: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事。学习和成功不能划等号,获得的offer和就读的学校也不代表你改变世界的能力。希望大家不要纯粹为了学习忽视高中生活,多体验不同的东西,不要在高中的末尾后悔为了去某个大学学得太认真!